Pre Loader

About PKUF

This author PKUF has created 54 entries.

政府管理学院2015级本科生

在除去路途的不到四天半内,我们到金紫荆广场观看了升旗、参观了香港历史博物馆,了解了香港的历史文化;我们参观了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了解了香港高等教育的基本情况和高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我们走访了周大福珠宝设计中心、the desk共享办公室企业、司徒维新律师事务所等,了解了不同企业、行业乃至整个香港自由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完善的法制体系;我们旁听了最高法院审理关于贩毒的案件,细致参观了立法会,进一步了解了香港的政治体制和法律体系;我们欣赏了香港的城市风景,品尝了香港的特色食品,深入感受了香港的风土人情……尤其是整个实践过程中,中研班同学会各位学长学姐给予我们的周到安排和热情接待,让我们倍感亲切、深受感动,在此表示最真挚的感谢! 这次的实践之行,我有诸多感触,感叹于香港自由包容的城市文化,感叹于香港发达的经济、金融、贸易水平,感叹于香港完善的政治、法律、社会管理体制,感叹香港人民较强的公共意义和较高的文明素养……而其中,香港可持续化、现代化的城市建设面貌以及精细化、人性化的城市管理体制,给我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

新闻与传播学院2018级本科生

晚上回到酒店已经很晚了,开始为捐赠方准备我们的小礼物——数字油画。为一大片蓝天涂上色,满满的成就感。作为摄影师,我还要整理今天的照片并且及时发给大家,出片儿可是个耗时费力的体力活,一直到第二天凌晨两点,把照片发到群里,大家都已睡下。那么,大家晚安,香港晚安。 第一次坐高铁、第一次去香港、第一次出境、第一次看海、第一次坐轮渡、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吃豪华海鲜、第一次买口红、第一次旁听法院审案、第一次穿正装、第一次当跟团摄影师……好多好多第一次都得到圆满。

历史学系2018级本科生

来到香港科技大学,感受靠海的宿舍和操场,参观拥有最前沿科技的Robotics Institute,让我感受到了和北大同样优秀又有些不一样的大学之风,国际化、创新力、学生自治彰显在这座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也是行走在这样的校园之中,我对“走出去看看”有了更加强烈的渴望。走出去意味着跳出自己的舒适区,要有从头来过的决心以及忍受孤独的耐力,但是走出去所带来的对于世界认知的补充、新鲜的学习内容的传输、个人独立能力的锻炼都是令人神往的。

法学院2015级本科生

议会立法之于传统的普通法系国家,并不如在大陆法系国家一般居于中心地位。但今天随着制定法的增加,普通法在这一点上也在渐渐向大陆法系靠拢。香港立法会的综合大楼设有教育导赏团服务,通过预约公众就能够在工作人员的导览下参观立法会大楼。另外,立法会、委员会的公开会议也是对社会开放的,公众可以通过预约留座到会议现场旁听,也可以在立法会网站收听或收看会议。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2015级本科生

对于香港的印象,“美食天堂”这一美称不得不提。在此要特别感谢中研班同学会学长学姐们的热情招待,我们才有机会体验到那么丰盛的香港美食。尤其是在鲤鱼门,还可以看到正在出售的各种各样的海鲜,真的是大开眼界。同学们还兴奋地抓起硕大的螃蟹进行合影,十分开心。我们还体验了接地气的大排档——美味的菜肴接踵而至,欢快的气氛经久不息,胃和心灵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我们还品尝了翠华餐厅闻名遐迩的菠萝油面包,回味无穷;肠粉、虾饺、凤爪,各式各样的广式小吃目不暇接;经典的深井裕记烧鹅,别有一番滋味;街头小吃如蛋挞、鸡蛋仔也能给味蕾带来无限的惊喜。短暂的六天香港之行,我们的胃也和眼界、思维一样,得到了充分的扩展!

城市与环境学院2018级本科生

初到香港,首先令我感到惊讶的是,在香港最常用的语言竟然是粤语,使用的字体是繁体字。在我看来,粤语只是一种方言,普通话或者英语才应该是最常用的语言。这也是由于香港独特的历史背景所导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香港人口约50万,当时香港社会上流通多种方言。国共内战后,大量人口涌入香港,此时期移民都是以来自广东为主,包括之后的大陆逃港潮,来到香港的人也多为广东人。六七暴动后,香港政府欲统一中文语文。由于当时较多人使用广州话且为了方便与广州通商,香港政府遂以广州话作为香港唯一的中文语言。香港回归后实行“一国两制”,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除国防和外交有北京政府控制,香港实行高度自治。正是由于以上的历史原因,现在的香港最常用的语言才是粤语。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18级本科生

「行」 山水风光,郁郁苍苍。出发,在铁轨上默默期待。 白云朵朵,阳光灿灿。返程,在蓝天中静静回想。 曾去过厦门,只是感觉到拥挤的人群和还算可以的风景;然后也去过南京,有清风抚摸的惬意和闲适淡雅的怡情;还有北京,时而喧嚣,时而宁静……城市带来的感受不一而足,归根结底是情绪的反映。心中所想,体现在感受之中,如此而已。事实上,以前的我便是这样想的。 来到香港,先是被眼前的五光十色吸引了,霓虹以及摩天大楼的密度在我去过的地方中是独一无二的。而且,大楼密集是密集,但每个大楼的样式居然都不相同,各有各的特点。这是我的第一印象。我又突然一想,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慨——说到底还是我所见太少,惊讶于没有出现过的物件。这贯穿于这次参访的始终。“眼界决定视界,视界决定境界”。

2024北大中研香港論壇

日期:2024年10月31日(星期四) 時間:下午4:00登記 下午4:30 專題講座 下午5:30至5:45 現場問答環節 地點:彩福皇宴(尖沙咀彌敦道63號iSQUARE國際廣場26樓)   我們北大每年都有不少學者來港或路經香港,他們都是各方專才。為了把握他們留港的機會,我們中研基金會組織了「北大中研論壇」,邀請他們主講一些與我們相關的專長議題,以增加大家的交流和學習機會。 今年我們籌備了第一屆論壇,今次我們邀請了閔維方博士和夏文斌教援,為我們由教育、人才培育與創新發展的議題開始,詳情可參閱附件海報。 論壇費用全免,如需報名參加,可掃描海報下方的二維碼,進入 Google Form,簡單填寫一些基本資料即可,非常方便。論壇的日期,我們安排在同學會和基金會的就職暨周年紀念晚宴同一地點,時間安排在晚宴之前舉行,方便大家無需舟車勞頓。 敬請大家踴躍參加,支持基金會的工作。希望大家能協助推介這個有意義的活動,並多帶朋友、同事參加,宣揚我們的北大精神。謝謝。

2024北京大學中研基金會成立十周年紀念暨董事會第六屆董事就職禮 北京大學中國研修班同學會成立二十五周年紀念暨第十八屆理事就職禮 慈善晚宴

日期:2024年10月31日(星期四) 時間:晚上6:30恭候,7:30入席 地點:彩福皇宴(尖沙咀彌敦道63號iSQUARE國際廣場26樓)   二十五年前,在北京大學領導的支持和鼓勵下,滿懷抱負的中國研修班同學們在香港成立了北京大學中國研修班同學會,立志回饋母校。十年前,在母校的積極推動下,北京大學中研基金會誕生了,最初為北大同學提供助學基金,支持他們的在校生活、學習和發展。這些年來,我們始終以母校為榮,亦為能協助北大的教育事業貢獻綿力而感到無比榮幸! 如今,中研基金會已成立十週年,中國研修班同學會亦邁入二十五週年。為紀念這一重要時刻,基金會及同學會將於2024年10月31日(週四)在香港尖沙咀彩福皇宴舉辦「北大研修創基金,無窮之路在教育」為題的慶祝晚宴。同時,2024-26年中研基金會第六屆董事會及同學會第十八屆理事會的就職典禮也將在當晚舉行。 多年來,在母校的大力支持下,基金會和同學會積極參與及推動助學項目。同時,我們也見證了國家教育事業的迅猛發展,與此感到榮幸!北大對基金會和同學會一直以來的關懷和認可,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 值此之際,我們謹代表基金會及同學會全體同仁,誠摯邀請您撥冗出席晚宴,與我們見證和回首一起攜手走過的路,展望未來,共同推動教育與發展。

2024燕園毅行計劃

北大中研基金會與北京大學教育基金會於今年(2024年)簽署捐贈協議,設立燕園毅行活動計劃。 燕園毅行計劃的目的是透過讓北大學生參與每年在香港由樂施會舉辦的「毅行者」活動,以增強北大學生的毅力及團隊精神。同時,計劃亦希望北大學生透過與香港其他青及學生共同組隊完成活動,增進兩地青年之間的交流與相互認識。 「毅行者」是香港最大型的遠足籌款活動。2024年香港毅行者活動將於11月15日至17日舉行。參加者須以4人為一組,在48小時內完成100公里的遠足路程。基金會將為北大學生參加者提供為期超過2個月的訓練及活動裝備,務求參加者在準備充分及安全的情況下參與活動。 中研基金會透過與香港佛教筏可紀念中學合作,成功爭取到10名北大學生參加者名額。目前計劃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北大學生參加者們已經完成選拔,並正在為11月中的毅行者活動進行訓練。希望各位同學能多多支持! 如對活動有任何疑問,歡迎聯絡活動籌委會主席,基金會義務秘書許健朗。